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旅游与外语系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奥运思政大课,品体育魅力,传承中国体育精神。
20级旅管班李晓菡观看了一堂奥运思政大课后说:“奥运冠军们身上处处彰显着以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为核心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杨倩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为中国代表团拿到首枚金牌,体现了坚韧精神。巩立姣经历流汗、流泪、流血,不断突破自我,夺中国奥运田赛首金。被称之为六边形战士的马龙说:“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此次思政大课让我感受到各位奥运健儿的强大感染力,领会到时代给青年人的责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19级旅管班李慧慧感悟:“奥运的背后是坚韧。其实在奥运期间,不止中国代表团,还有许许多多的奥运健儿努力拼搏,他们的拼搏精神、坚韧精神令,人动容。在女子55公斤举重决赛,菲律宾老将迪亚兹最后突破自我,刷新了自身最高成绩6公斤,赛场上憋红了脸咬住牙,举起的不是简单的杠铃,而是参加四次奥运的最后的答谢。奥运健儿们的坚韧是非常值得党员学习和借鉴的,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是一种坚韧,赛场上稳健的心态是一种坚韧,永远有-颗奥运的心也是一种坚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奥运精神是奋发图强、超越平凡、挑战自我的拼搏奋进精神。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无论是喜悦还是遗憾,他们身上永远闪耀着永不放弃、拼搏奋进的豪情和信念。我国正处于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发扬拼搏奋进的奥运精神,要有宽肩膀、硬脊梁,自觉担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决心,用“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搏劲头,奋发图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